在第36个国际减灾日当天,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智能装备学院组织10名学生志愿者及1名带队教师,赴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参与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活动。此次活动以“学习无人机救援知识、助力应急救援实践”为核心目标,将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,为学生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平台,也为兰州市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工作注入了青春力量。
活动现场设置了7个救援中心展示专区,集中展示应急救援领域的先进设备与技术,参展单位涵盖蓝天救援队、甘肃消防、甘肃苍穹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等多家专业救援机构,各展台前人头攒动,市民参与热情高涨。其中,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智能装备学院的10名学生志愿者,依托自身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背景及“苍穹无人机服务队”社团的实践经验,在甘肃苍穹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展台承担志愿服务工作。活动期间,志愿者们围绕“地震应急避险要点”“无人机在救援中的应用场景”“应急救援设备基础操作”等内容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市民讲解知识。从无人机在地震废墟探查、被困人员定位中的具体作用,到设备飞行安全注意事项,再到日常家庭防震减灾准备工作,志愿者们耐心解答市民疑问,让广大市民们充分了解无人机在救援中能够提供的技术帮助,也展现了同学们的专业素养与服务意识。
此次志愿者活动为学生带来了多维度的能力提升。在专业能力的实践方面,同学们将课堂所学的“无人机构造”“飞行控制”“应急场景应用”等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,进一步熟悉了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实战需求;在服务能力层面,面对不同年龄、不同认知水平的市民,学生们学会了调整沟通方式,用生活化的语言拆解专业知识,沟通表达能力、临场应变能力及服务意识显著增强;在专业认知层面,通过与蓝天救援队、甘肃消防等专业机构人员的交流,学生们深化了对无人机应急救援社会价值的理解,明确了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,为后续专业学习树立了更清晰的目标——不仅要掌握技术,更要学会用技术服务社会、助力应急救援事业,这种认知提升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本次国际减灾日的志愿者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,不仅有效普及了防震减灾及无人机救援知识,更成为智能装备学院“以实践育人、以服务促学”的生动实践。参与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,此次经历让自己收获了课本之外的宝贵经验,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场景有了更直观的认知。未来,同学们将把此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与经验融入日常学习,一方面积极参与学院社团建设与专业实践活动,推动无人机应用技术相关技能的精进;另一方面以更主动的态度投身社会服务,将专业所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,为学院发展、为应急救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,切实做到“学以致用、以用促学”,在专业成长与社会服务中实现双向提升。
(供稿:院团委)